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 2(1): 70-74
doi: 101350D-2016-1-011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
欧阳沁,赵晓杰,王小龙
 
【摘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着力从情感、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出发,层层递进、久久为功,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全体公民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以情感认同为基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以理论认同为支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以实践认同为落脚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情感认同 ; 理论认同 ; 实践认同

【Abstra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着力从情感、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出发,层层递进、久久为功,积小善为大善,积小成为大成,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全体公民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一、情感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情感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积极的情感会使人焕发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某种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损害人的积极性,对人的活动起抑制和妨碍的作用。情感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2]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关键是要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近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理论,而是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1.追求矢志不渝的强国梦想,以使命感激发情感认同

近代百年,中国历经内忧外患,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强国梦想上下求索,不懈努力,死而后已。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已经成为当今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共识。“落后就要挨打”“有国才能有家”,表达的是朴素的感情,却意味着沉甸甸的使命。中国现在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中国的强国之路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转型期的中国,承载着十三亿中国人的共同愿景,正在努力穿越历史的“三峡”,虽道路曲折艰辛,但前途必定光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能有效激发出每一个中国人深埋心中的爱国心、强国志,能有效激发出每一个中国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代中国人理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共识中汲取精神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共同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确保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2.延续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以归属感承载情感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未中断,中华文明也因此得以绵延传承,不断积淀发展,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欲讲富强以刷国耻”(汉·桓宽)、“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清·何启)、“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曲礼》)、“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韩非子·外储说左》)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朴素探索;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君书》)、“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生箴言。“固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求木之长”, “浚其泉源”的目的在于“欲流之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命脉,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就能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基础,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同时,也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在世界文化交融交锋中站稳脚跟。

3.塑造可亲可敬的榜样人物,以亲切感凝聚情感认同

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的基础所在、根本所系。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关键在于使其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这启示我们,在推动工作时要重视发挥各种典型人物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让普通群众在见贤思齐中感悟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进而转化为自身行动的目标,使向上向善的追求成为一种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在精神层面上是“高、大、全”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平、微、实”的。不仅要重视树立如“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一些重大典型人物,更要注重挖掘基层一线的平凡人、身边人的不平凡故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可望且可及的。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善于利用各类艺术作品来塑造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人物,发挥各种媒介的重要作用,讲好、传播好榜样典型的感人故事,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不断凝聚正能量,拓宽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途径。

二、理论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价值观层面的集中体现。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关键是把其蕴含的重大意义、理论实质和实践要求讲清楚、讲透彻,帮助人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三个深刻阐释”。

1.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与发展。[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理想和时代特征。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的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以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表述方式,提出了国家层面的建设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公民层面的行动要求,更加易于理解、传播和践行。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简单、机械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存在,而是有机地渗透其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价值指引。我们要注重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帮助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习惯于把他们那套价值观标榜为“普世价值”,认为他们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一度有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欢欣鼓舞、蠢蠢欲动,宣称中国也开始接受西方“普世价值”了。我们理当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说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天壤之别”。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世界上存在辩证的普遍真理,但绝不存在绝对的超历史、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性,是追求全体人民实质福祉的“真功夫”,而不是形式上打着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实际上只为某个特殊阶级谋私利的“假把式”。西方国家宣扬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是在推销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是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要坚持有破有立,一方面说清西方“普世价值”的伪善本质,另一方面高扬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避免落入“西方价值陷阱”,坚定地走好我们自己的道路。

3.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的丰富内涵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三个层面、十二个词、二十四个字构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国家层面阐释我们的共同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表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也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每一个词都有具体而丰富的内涵,既承载美好愿望,又指导现实实践。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研究时,既要注重对十二个词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概念和三个层面的阐述,也要着力加强对每一个词的更加深入的诠释,使其内含和代表的愿景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所接受,从而能让人们从更深的层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富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联?自由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和西方价值观念中的“自由”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当我们将每一个词的具体内涵都阐释得更加清晰的时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概念也必将更加生动丰满。

三、实践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力

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任何认识、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之中并为实践所检验。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写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5]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重在在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实践认同,推动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积极开展各类针对性强的主题创建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全社会公民提供精神食粮,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成员都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在落细落小落实,重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各有侧重。要积极开展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创建活动,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各个领域、各个群体的全面推进和立体覆盖。对社区而言,可开展以“五好家庭”建设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倡导优良家风,建设和谐社区;对高校而言,应着力弘扬大学文化,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促进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对企业而言,应精心培养企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对农村而言,可传承发展优秀乡俗文化,以乡俗文化的善良质朴的文化品格影响人们的日常言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要抓住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和先进模范等重点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特别是要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以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

2.加强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支撑

成熟有效的制度是治本之策,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目标要求之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有机地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之中,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督约束和促进习惯养成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他律”遵循转化为“自觉”践行。对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要鼓励褒奖,对于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要约束惩戒,不让老实人吃亏,让好人得到好报,形成有效的正向反馈机制,从而促进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敬畏规则、信任规则、遵守规则,逐渐做到“日用而不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同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要进一步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

3.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绩解决了许多旧问题,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层相对固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公民道德严重滑坡等。发展中的问题依然要靠发展来解决。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积极作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把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物质红利转化为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精神福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必然能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 14JJD710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本文引用:1]
[2] 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503.
[本文引用: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
[本文引用:1]
[4]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07).
[本文引用:1]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92.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理论认同
实践认同


作者
欧阳沁
赵晓杰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