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 2(4): 48-55
doi: 101350D-2016-4-007
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张卫良,胡文根
 
【摘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筑牢大学文化自觉、自信、自为的根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从内容认同、情感认同、规范认同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认同;要确立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包容性与超越性统一的基本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要运用认知与研究、接受与反馈、监测与评估相统一的方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
【关键词】  大学文化 ; 大学精神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Abstract】 
 

现代大学理应成为走出“象牙塔”的社会公器,也就是说,现代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是为了实现某种程度的“社会公意”。就中国大学而言,其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特定时代的社会需要,这是对大学的服务性、社会性等属性的彰显。因此,依照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大学自身的文化生命力的传承。就当前而言,我们应该认真考量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

关于大学文化众说纷纭,但各种观点都有一个核心共识,即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命之魂。就当前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文化意识形态大环境而言,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核心及形式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具象化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诸多客观外在条件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观念本身发展在不同历史形态的逻辑组合”[1],即任何价值观念都是与相应的历史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抉择。但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价值观念由诞生至发展为社会主导价值都会经历一个坎坷曲折的过程,“应然”与“实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寻找外在的“支撑体”,而这一“支撑体”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是党和政府政策、精神的宣讲者和传播者;在社会民众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认同具体的价值观念且致力于发展创新价值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赢得社会青年群体的支持。基于此四点,大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外在“支撑体”的不二之选。

就大学文化建设来说,中国大学的文化建设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行政化与市场化。大学文化建设的行政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基本上是行政隶属关系,大学办学主要依靠政府的指令和资源,政府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干预程度远远大于其自治程度;二是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主导学术权力,学术文化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空间与地位。[2]大学文化建设的市场化主要是指大学片面追求教育发展的“GDP”,迎合市场需求、对接市场行为,导致大学文化建设中充斥着“理性利己主义”,这与大学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挣脱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羁绊,回归大学的本质,大学文化建设更需要寻求一种能够超越现状的价值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时代精神的凝练、主体发展状态的标尺,是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原本就有赖于大学这一“社会智库”的参与和协助,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浮躁社会文化的肃清,将其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遵循,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中“重形而轻实”的问题,从而深化大学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

二、认同的“三层次”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前提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尽管能够从支配性的制度中产生,但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并围绕这种内在化过程建构起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认同。”[3]也就是说,对某一价值观念的认同最开始可能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外在制度的支配起着重要作用,但认同的缘起与生成必须从价值观念的现实意义的建构与引申出发。就良性认同涉及的三个问题来说,我们必须明确:认同的对象是什么?这种认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能够从认同中获得哪些价值收益?所以,大学文化建设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自觉建构,就必须立足内容、情感、规范三个认同层次,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认同向内在认同的过渡转型。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怎样的价值观?与其他文化价值观念相比,它为何能够成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核与方向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较为抽象,为何还能够直接指导具体的大学文化建设?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认知出发。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享的“价值共同体”,能够拓展大学文化建设的外延,重塑大学文化的理性评判功能。

一方面,内容认同应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特征与功能定位的解读作为重要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特征表现为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溯源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品格传承,而二者又是构成当前社会显性文化的重要来源。这种历史特征又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定位,它是对全部正向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凝练,是在纷繁复杂的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且影响或左右其他价值观念的基础性价值,是“兴国之魂”,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成为大学文化建设领域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同依赖于对其内涵的“大学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大学文化建设要走的道路,这是一条既坚持主流引导又强调兼容并包的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的规则,这一规则既表现为一种对价值观念的“底线思维”要求,又表达出对意识形态的“高势位”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生成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功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有鉴于此,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去、当前、未来的基本形态,以此树立大学文化的高度的价值自觉与自信。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第二个层次,即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在感性层面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问题。显而易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大学文化建设,将国家价值总布局、社会价值总要求、公民价值总追求等与大学文化价值诉求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认同对象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为大学内部各主体建构起精神家园,实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的文化情感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个方面。[4]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标准进行了明确揭示,如大学文化建设是否符合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目标,能否与社会公德、公民美德相挂钩等,这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评判标准。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昭示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理性比较与智慧抉择。大学文化建设没有一个既定的、统一的真理模式,但也绝对不能因此而让大学文化建设陷入莫衷一是的尴尬乱局。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突出地表现为对崇高价值的坚信与坚守,正是这样的理智情感让大学文化建设具有了蓬勃生机。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美的追求”的指引。大学文化建设并不是一种枯燥的行为,而是一种在情感上追求美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就是使美的情感体验更为彰显,从而提升大学及大学各主体对于文化价值美的欣赏与诉求的境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哈罗德·D.拉斯韦尔所提出的:“完全的一致性意味着整个社会集合的情感同质性,但同样也需要为情感分歧预留足够的空间。”[5]尽管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是文化情感的集中表达,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情感是总体一致而又具体多元的。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认同

规范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第三个层次。任何价值观念的认同最终都要落实在人们的行为选择上,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也就是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落实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上,形成一套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图式和行为范式,且这种“规范”是通过大学制度体现出来的。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时期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规范要求。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大学文化建设坚持的原则是“以苏联为师”;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洪堡三原则”又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新原则,等等。可以说,任何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规范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统领的,就当前情况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决策与执行文化、组织和人事文化、管理制度文化等是大学文化建设规范的基本要素。[6]第一,决策代表规范的源头,执行代表规范的落实,科学民主的决策与快速有力的执行将诠释大学内部的运转机制,体现行之有效的责、权、利的互动关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认同,便旨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决策与执行的基本规范,保证大学文化建设之既定方向。第二,组织和人事指向大学教师和员工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准绳,能够有效规制大学权力主体的权力分配与使用,从文化层面将“失谐”的组织和人事扭转至效率最优的轨道,让大学的组织和人事文化在反复实践中形成有序的运作机制。第三,管理制度既包括对大学师生和员工的管理,也包括对具体职能、任务的管理。管理的权威性、强制性和稳定性是保证大学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基本前提,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认同,乃是对大学规范化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认同的“三统一”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

当大学发展已经达到社会的一般制度性要求,成为知识精英乃至全体民众共同的精神归宿地时,对大学精神的培育便提上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回应社会的期待,诸如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办学自主、学术自主等,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保证一些原则性因素符合社会的一般性要求,破除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障碍,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认同上把握“三统一”原则。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科学求真,价值求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认定这种价值观的真与善。当前大学文化发展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科学领域的“价值中立”原则,认为只有“价值无涉”才能保证“科学化”。有些大学过于注重科研绩效,而在价值观念的引领方面毫无建树,出现了一些毫无道德底线的“专家”;有些大学教师在思想文化上“自拉自唱”“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对大学文化建设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二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有“政治”价值,与“科学”背道而驰。一些大学科研工作者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嗤之以鼻,甚至认为“任何意识形态宣传自己是科学”都是伪科学。这反映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难题,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质疑。一方面因对工具理性和实证主义的推崇而质疑其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因情感上对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天然恐惧而否定其价值性。

但就事实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是彻底的: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的真理,它从指导思想、愿景、结构和精神旨归四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了道路、理论、制度的本质规定,表达了价值诉求中应遵循的立场、观点及代表的群体,这是任何所谓“价值无涉”的理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和实践内容又是“以人为本”的,这充分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就是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价值性统摄科学性,以科学性推进价值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来源就是二者的相辅相成,科学性提高认同的信服力,价值性奠定认同的需要感。

2.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种“价值悬浮”现象。在大学整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主导思想融入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大学作为有机整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纳入“建章立制”当中。但是,大学中的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存在不同态度,如有些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思想钳制”的手段,认为其与大学的自由思想相悖,由此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悬浮”于大学整体层面而未落实在个体及其实践行为中。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整体性认同以组织为参照物,寻求的是整体的相似性和共享性;个体性认同以个体为参照物,实现的是个体自我的地位、身份与价值。二者统一的表现:第一,无论是大学文化建设整体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还是各部门或个人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本质上都是由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产生了深入的嵌入式影响。第二,就个体性认同和整体性认同的生成关系来说,个体性认同需要通过对某一实体或者精神的认同而获得个体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但是所有个体的社会性都是通过“他者”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大学内部各组成部分或个体的认同都是以“非我”为参照物的;而大学的整体性认同是以个体性认同为基础的,是内置于个体性认同中的相似的、可共享的记忆、认知或想象,因此可以说大学的制度或制度文化都是个体性认同会聚的结果。第三,整体性认同体现为文化价值的导向性,个体性认同体现为文化价值的多元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整体来说,是要塑造大学意识形态与价值共识的共同体;而对于大学中的个体来说,是要在主流价值的导向下保留个性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大学文化建设层面提供“令行禁止”的框架,而在框架中的具体运作则可按照个体的价值认知来灵活进行。

3.包容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不同于传统价值权威的“自然天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与现代社会独有的“文化自觉”紧密关联。[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践行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与传统价值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大学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并不是权威主义施压的结果,而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对其他正向价值观念的包容性,及其在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凝练后所具有的超越性。因此,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坚持包容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认同的包容性,是指由单向度的、排他性的价值思维方式转向主客互动的、包容共享的价值思维方式。在非包容状态下,价值主客体间存在的是静止的、非对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的认同也必然充斥着隔阂、压制与不平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包容性的,强调价值认同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以及不同类型价值的多元共存。认同的超越性,则是指有限的生命从本能生命上升到价值生命的过程。任一生命发展都是对之前生命阶段的辩证否定过程,在否定性的反思当中不断扬弃、超越,为认同主体提供真正的价值意义。正如赫舍尔所言:“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8]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坚持包容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大学文化建设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价值观念?当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价值观念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的需要。第二,这样的价值观念意义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义在于实现价值主体间的协调发展,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当中“人”的价值发展是协调同步的。第三,这样的价值观念带来什么结果?包容性与超越性的结合在本质上都以价值主体的发展为旨归,这关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能够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大范围内、多深程度上实现大学文化建设的蜕变。

四、认同的“三途径”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

针对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层面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但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研究层面上则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指导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根到底还是要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握,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有的定位、形态、结构和功能。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研究

大学进行知识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必然会受到外部意识形态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必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际操作产生影响。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将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完全变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而是要直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以此为前提,凸显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特色,即充分依托大学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熟知到真知、从被动研读到主动探究的转变。第一,完善大学领导决策层的顶层设计,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理性认知,积极矫正与大学精神不符的各类文化制度或所谓“潜规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以“大学章程”为基石的制度建构中,从治校育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第二,树立大学各人文社会学科的协同创新理念,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解读、研究与运用作为学科联合发展的重要课题,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理论与优势方法,建构起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想、新范式和新平台,从而以理论的深刻性、价值的切实性、话语的感染性拓展大学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第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齐头并进,合理界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大学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域,清晰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源于其实践价值。因此,在大学的日常管理、政策宣传、党团建设、课题调研、社团活动等实践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旨充分嵌入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有风格、特点与形态。

2.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反馈

文化建设若只靠外部文化或意识形态来推动是缺乏生命力的,若只靠某种制度干预也是无法长久的,因此必须把文化与作为承载主体的人统一起来,以应对文化建设中的基本矛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大学文化建设,其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愿景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间的矛盾。更明确地说,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纳入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接受与反馈图式中。根据不同的文化主体划分,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对于人格化的大学主体而言,不同的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面体现出细节多元的特征,这取决于大学自身的办校理念、治学范式、行政惯性等,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不容置疑的。在这种一元指导的前提下,大学文化建设应形成自我接受与自我反馈机制,且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逻辑中不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第二,对于办事部门、科研院系、学生社团等组织或群体主体而言,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统一规划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基本任务,而且更应结合不同组织或群体的业务特点与文化需要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推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反馈。第三,对于师生员工等个体主体而言,由“需要意识、观念体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9]等会聚而成的接受与反馈图式,较之大学主体与群体主体而言更为复杂。因此,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校化、表述生活化、情感共鸣化为抓手,提升个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互动反馈渠道,以达到个体文化价值需求与整体文化价值供给的平衡。

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监测与评估

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统领与指导是“全覆盖”的,但这并不代表前者可为后者提供照搬照抄的直接思路与方法,因此应警惕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指导一切”的庸俗化的文化建设论调。那么,应该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功效?应该如何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分强势”指导下的“千校一面”的文化建设套路?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开辟弹性、灵活的空间,以完善的监测与评估体系来衡量大学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个文化课堂”主阵地进行监测与评估。侧重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为内核的“第一文化课堂”、以大学文化制度设立及相关校园文化工程为主体的“第二文化课堂”、以创新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实践活动为要素的“第三文化课堂”的横纵向联系,打造大学文化建设的校园品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行动指南,塑造品位高、格调好、精品多的系列文化活动。

第二,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虚拟空间和图像场域进行监测与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处于由“文字中心向图像中心转变”的网络信息大环境中,因此,必须深入探究如何主动运用网络视觉图像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在“典型形象、艺术形象、虚拟形象”等方面的协同用力。[10]也就是说,大学文化建设不可忽视对网络空间的文化塑造与引导,更不可忽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形象的网络化阐释与改造,以适应日益普及且成为常态的文化“数字化生存”需要。

第三,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激励评价体系进行监测与评估。大学文化建设必须辅以一定的激励评价体系,这是文化能够保持充足的建设或转型动力的外在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文化激励评价体系的创设与完善,一方面需以目标激励体系确立大学文化发展的理想,以意蕴丰富的价值目标扭转当前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的信仰缺失与精神虚无状况;另一方面应以竞争激励体系激发大学文化建设的争先创优精神,在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开展各主体间的文化祛魅与建设活动,让大学文化回归纯洁、崇高的境界。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途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5BKS101)、中南大学首批创新驱动项目“基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CX01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0.
[本文引用:1]
[2] 郝瑜周光礼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其破解[J].现代大学教育,2012(3):6-15.
[本文引用:1]
[3]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本文引用:1]
[4] 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147.
[本文引用:1]
[5] 哈罗德·D.拉斯韦尔亚伯拉罕·卡普兰.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M].王菲易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33.
[本文引用:1]
[6] 王永友刘美娜大学制度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分析[J].教育探索,2009 (1) :12-14.
[本文引用:1]
[7] 王箻价值主体、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3):55-58.
[本文引用:1]
[8] 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6.
[本文引用:1]
[9] 王嘉张瑜论接受图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应用机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18-21.
[本文引用:1]
[10] 孙婷婷骆郁廷图像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6(1):70-78.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作者
张卫良
胡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