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 2(6): 29-36
doi: 101350D-2016-6-004
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认同转化*
黄蓉生,石海君
 
【摘要】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转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效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主阵地的迫切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科学转化,应遵循大众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机理,着眼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的认同过程,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培育和践行 ; 实质认同 ; 心理认同 ; 实践认同

【Abstract】 
 

衡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根本在于其能否成为整个社会普遍接受认同的价值准则,能否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价值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限于知识概念、理论观念、评价准则层面的形式认同、理论认同、评价认同,而无法实现实质认同、心理认同、实践认同。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实效的症结所在,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必须着眼于认知、情感、行为的认同过程,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由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化、由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切实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着眼认知过程: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

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认同,是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逻辑起点与前提。当前,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还基本局限在对24个字的知识性理解的层面,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重要意蕴、三个层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等实质性、根本性的问题缺乏认知。宣传教育工作中如果抓不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就谈不上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自然难以获得大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因而难以取得实效。为此,应着力讲清楚、说明白、道透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真内蕴,解决大众的意义建构问题,推动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转化。

1.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涵养

以“三个倡导”“24字”为基本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现实根源、深层的文化基因和广泛的文明借鉴,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169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与智慧借鉴,回答了“其为何”的根本问题。

首先,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个层面的24个字涵盖了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例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2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平等”“公正”等价值观是与此相契合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层面的本质要求。

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且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基因,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例如,“和谐”“诚信”“友善”等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在价值取向与选择上是不谋而合的。

最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3]203-20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价值观正是在批判借鉴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而作出的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凝练与鲜活表达。

2.说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科学回答和解决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高度统一的,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富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目标;“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价值目标;“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价值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是高度一致的。“自由”体现了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追求;“平等”体现了保证每个人享有平等权利,实现整个社会平等的价值追求;“公正”体现了维护社会和谐有序,建立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法治”体现了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价值追求。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公民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为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与选择提供了基本价值标尺,是人们社会生活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个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其中,“爱国”是个人处理与国家关系应遵循的价值准则,“敬业”是个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友善”是个人处理与他人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3.道透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联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又以“三个倡导”“24字”的表达,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命题。这两者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又有何关联?这些都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转化、增进认知认同必须道透彻的问题。

第一,道透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一方面,二者在方向和目的上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都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富起来、强起来。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区别、各有侧重的。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指明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更加注重对核心价值的凝练与表达,明确了通俗简化、易于大众传播接受的价值要求,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为人们的具体行为实践提供了价值规制。

第二,道透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的逻辑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从内容角度讲,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居于最高层次,统领社会、个人的价值要求,同时又为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指引方向、提供保障。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居于中间层次,既为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又为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实现创造条件、指引方向,是国家、个人价值追求统一的纽带。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处于基础地位,是国家、社会层面价值要求实现的现实基础,只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得以实现,国家、社会的价值要求才能达到。从实践角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三个层面价值要求的有机统一,是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者关系在价值领域的体现。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的构成主体是个人,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个人实践才能实现;同时,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和国家之中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个人价值追求的实现需要社会、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的实现为其创造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社会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也是个人行为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取向,个人坚持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必然以坚持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和前提。

二、着眼情感过程:实现由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化

促进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是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逻辑中介与重要环节。目前,少数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仍局限在理论形态层面,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被灌输的知识,而没有认识到其科学性以及满足个体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价值,从而难以从心理上接受认同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自觉意识。为此,应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大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推动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转化。

1.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目前,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宣传教育主体对教育对象在宣传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也就是说,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还存在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忽略教育对象认同的差异性、层次性等问题,这就使教育对象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不足,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差。这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深刻认识认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社会大众即认同主体的能动性,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体”的人具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地、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必须充分认识认同主体具有自觉、能动接受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把认同主体当作理论观念的接收器,使宣传教育片面化、机械化。

其次,充分关注认同主体的现实利益诉求。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4]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现实利益都既是人们行为的目标也是人们实践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应充分关注认同主体的现实利益诉求,特别是精神需要,把宣传教育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有机地紧密联系起来,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精神世界的共鸣点、与人们利益诉求的交汇点,从而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最后,科学把握认同主体的差异性。认同主体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从认同主体自身来讲,生理上有年龄、天赋的差异性,能力素质上有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从认同主体所处的环境来看,有地域、职业方面的差异性。这些都是影响宣传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应根据宣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

2.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说服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若不能准确理解其科学性,就必然产生宣传教育说服力不足的问题。理论只要彻底、科学,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革命与建设实践经验而作出的重要论断。准确理解其科学性,对于增强宣传教育说服力、集聚强大正能量而言,意义重大且深远。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以及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等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与之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理论科学性、真理性。可以说,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社会关系、个人发展特征的高度概括,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特征的具体诠释。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具有现实的指导性、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与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希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既与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相结合,也与所要解决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性、针对性。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的高度统一,具有结构的严整性、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构成了一个逻辑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严整的价值统一体。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基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中介,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灵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充分践行,是国家、社会层面价值要求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而国家、社会层面价值要求的实现则为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践行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3.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化,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忽略了大众认同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多停留在“教”和“学”的层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应重视和发挥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等的作用,以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首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新闻媒体具有适应群体广泛、贴近群众生活、语言表达通俗等特点,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应贯穿并融入新闻媒体的日常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通过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交互、个性化等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传播的时间空间更加灵活自主,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最后,积极运用文化产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品具有育人、化人功能。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的“质”上,应强调其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寓于文化产品中,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领人们崇尚和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的“量”上,应注重类型的多样,既重视文化产品呈现样式的各异,又强调文化产品宣传弘扬方式的丰富,运用好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经典作品阅读鉴赏评析等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化。

三、着眼行为过程:实现由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

推进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逻辑终点与归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全社会确立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使其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价值导向。作为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大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表明了什么是社会所提倡的、什么是社会所约束的,构成了大众行为制约体系。然而,评价准则并不等于行为实践,这就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引导社会大众将价值评价标准转化为实践行为准则,并自觉养成行为习惯。

1.凝聚大众践行共识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评价认同转向实践认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践行共识问题,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的作用,使大众在心里形成自觉践行的共同认识。“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165,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大众,凝聚起自觉践行的共识。

首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所谓日常化,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体而言,要使其“日用而不觉”,在日常生活中日日践行、时时践行、事事践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的日常行为;要让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习惯,即要经常性、重复性地践行。只有在不断的、重复的践行中,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大众的日常意识。

其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对社会大众而言,作为宏大的叙事方式、抽象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他们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要让大众认同并自觉践行,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用具象的载体表现出来,用典型的示范表率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易于人们接受理解,如此才能凝聚共识。

最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成就的成功经验。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来源于大众生活、回归于大众生活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对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与大众生活相通相融,是对大众日常生活的集中反映。做到如此,就能很好地凝聚起大众践行的共识。

2.搭建大众践行平台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评价认同转向实践认同,仅促使大众形成践行共识还不够,还要搭建践行平台,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树立自觉意识,提升践行能力,推进行为认同。

首先,拓展实践渠道。拓展实践渠道,即拓展活动路径,就是要拓展和丰富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式。拓展实践渠道,应区分层次,依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搭建平台,“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公众人物、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5]。例如,针对领导干部,应注重开展“四风”建设、“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主题教育;针对青少年,应注重引导他们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义工劳动等实践活动。

其次,建立实践基地。建立实践基地,有助于人们长期、深入地开展践行活动,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例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乡镇街道等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观摩、参观、考察等方式,使人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增进认知认同,进而推进大众的行为认同。

最后,健全实践制度。无论是丰富实践方式,还是增强践行实效,都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促使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培育和践行的效果。应健全实践管理制度,引导人们的践行活动,达到规范化;应健全实践保障制度,为践行活动的持久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支持,确保常态化;应健全实践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规章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认同的作用,实现制度化。

3.激励大众自觉践行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评价认同转向实践认同,最根本的是激励大众自觉践行,实实在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这就需要通过开展道德实践、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宣传、传承历史等鲜活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以此激励大众自觉践行。

首先,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良好道德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德,是一种大德。浓厚的道德氛围对于促进大众共鸣和认知认同、激励大众自觉践行具有重要的熏陶教化作用。通过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互助、诚信、友爱、孝敬的道德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激励大众自觉践行。

其次,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形成文明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社会大众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核与价值,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最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作用,形成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的民俗民风。“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3]201,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激励大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深入挖掘,萃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形成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的民俗民风,以激励大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实践认同。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YZD02)、2016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研究———以重庆市高校为例”(项目批准号:CYS1608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2]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本文引用:2]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本文引用: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
[本文引用:1]
[5] 习近平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1).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
实质认同
心理认同
实践认同


作者
黄蓉生
石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