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 3(2): 13-19
doi: 101350D-2017-2-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张有奎
 
【摘要】  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思想病症,努力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当代中国也已出现它的诸多征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永恒性的统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统一,它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价值虚无主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民族虚无主义 ; 历史虚无主义 ; 价值虚无主义 ; 当代中国

【Abstract】 
 

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是“否定一切”,尤其是否定传统的、历史的、权威的、形而上的存在。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嘲笑理想、拒绝崇高、平面化、娱乐化、平庸化的思想倾向是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有滥觞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反对虚无主义,乃是重建精神家园的依托。

一、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批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具有世界性,但不同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它不排斥外来的先进文化,但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把西方价值观视为普世价值,完全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性指的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它并不是让其他国家机械照搬,否则就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有学者认为,普世价值是西方的话语霸权,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明确的政治诉求,批判普世价值与“人类有无共识”的认识论话题、“有无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的人性道德论话题、“当代世界有无共同利益”的国际政治话题是两码事。历史感的模糊和个人的无意义感造成道德源泉的匮乏,普世价值乘虚而入并成为替代品。但它实质上乃是抽象思辨的结果,是唯心史观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普遍性幻觉”。[1]另有学者对普世价值进行辩护,反对把西方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态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有交叉和重合之处。在他们看来,“普世价值意味着人的生命普遍性和人类的共同利益,并非某种人的个性和特殊利益的绝对统治;意味着人们对自己普遍权利和责任的自觉担当,并非取消多元主体和剥夺人的个性;意味着它是人们相互尊重、理解、交流和合作的基础,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成为任何人制造霸权、专制、迷信、强迫和恐惧的借口,等等。总之,我们认同普世价值,本质上就是认同自己作为人类成员的普遍权利和责任;认同某一具体的普世价值,就是自觉地担当起自己在追求某一共同目标方面的权利和责任”[2]。以上两种似乎截然对立的观点,源于对普世价值的不同理解和定位,因而并不构成根本的不可调和的原则性对立。

民族虚无主义在普世价值的伪装下,往往过分强调全盘接受西方价值观,把现代化理解为西方化、欧化和美国化,这是西方中心论的反映。“五四运动”以来,西方文化被简单地理解为科学与民主,一些人认为实现现代化就是向西方学习,就是接受西方的科学和民主制度与文化。对传统文化黑暗面的揭露、对落后的剖析、对自由和进步的向往,“打倒孔家店”“走西方人的路”,成为当时的主流声音。新中国的成立并没有阻止批判传统文化的洪流,“文革”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激进否定。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人那里,传统文化依然被看作专制和落后的代名词,被视为改革开放的障碍,西方文化则被视为进步和文明的代表。反思西方中心论的立场,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现在应该确立起来的辩证的、科学的态度。早有学者针对极端西化思潮提出不同意见:“文化是多元的,是不可通约的,因此,不能以一种文化为参照系评价另一种文化。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与检讨之所以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因为我们是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来评价和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但事实证明,以这种做法来评价和改造中国文化,是难以取得积极的、根本性的进展的。”[3]“不可通约”意味着不同文化的研究范式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善恶标准不同,有各自的独立性,因而不能强行以一种文化的标准评价另一种文化,但这并不反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避免僵化的根本办法就是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刺激,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吸收和借鉴其合理部分,促进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故步自封从来都是文化建设的大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排外和亦步亦趋的模仿都是极端化的错误主张。立足中国文化评判西方文化,没有对西方文化全面深入的理解,没有平等尊重的态度,仅仅对西方文化采取实用主义的功利考量,这同样也是不足取的。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并不是主张抱残守缺的复古主义。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是毋庸争辩的事实,这种断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时代的剧变理所当然地要求传统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情况。也就是说,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非简单地对原有文化系统的修修补补。抱着守旧的心态哀叹精神的萎缩和道德的滑坡,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授人以笑柄。有学者指出:“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先后发生了五次较大的转型,第一次是西汉武帝年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次是魏晋玄学的产生;第三次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第四次是清代汉学的复兴;第五次则是近代儒学跌落———马克思主义取代儒学而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4]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强调,一些人提出复兴国学。可惜的是,这种复兴常常表现为寻根和复古,而不是返本开新的创造。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曾经说:“东方化现在已经撞在墙上无路可走,如果要开辟新局面必须翻转才行。所谓翻转自非努力奋斗不可,不是静等可以成功的。如果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根本的解决,打开一条活路,是没有办法的!”[5]梁先生反对中西文化调和融通的做法,认为这是迷离含混的希望,他的药方是在反传统和西学入侵的背景下捍卫儒学的本体地位,守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但其不是主张固守传统不变,而是提倡新儒学。新儒学有返本开新的意味。我们今天更应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更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精神滋养。

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性与永恒性的辩证统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特指通过重读历史以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否定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目的的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的精确概括和抽象表达。这一理念的历史性在于,它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适应于特定的中国社会。这一理念的永恒性体现在它适应于历史发展规律,适应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适应于党的建设规律,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力量。它也是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在历史性和永恒性的辩证关系中,历史性是偶然的、个性的、相对的,永恒性是必然的、共性的、不变的。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陷入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陷阱。共产主义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它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幻觉和想象,而是科学理论证明的历史发展之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没有最高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最高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6]换句话说,共同理想有最高理想的成分,体现共同理想的核心价值观当然也部分地体现最高理想,从而部分地具有永恒性,这种永恒性蕴含于当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之中。

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在于,在历史观上坚持历史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坚持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采用的手段是用支流否定主流、用片面否定全面、用个别否定一般、用经验否定本质。对它的形象描述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在学术研究的幌子之下,以探索真相和理论创新的名义,片面引用史料,任意打扮历史,挖掘“坏人的好、好人的坏”,标榜自己反对脸谱化、反对扣帽子,试图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否定历史规律,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写近现代历史中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科学定论。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在于,动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凝聚人心,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不应遗忘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是,苏联的解体就是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和思想的混乱开始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其倡导者的目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不能完全等同。历史相对主义否定历史的趋势和规律,否定历史的客观性,从偶然性的角度解释历史及其演变。历史相对主义造成历史的神秘性和无方向感,消解了人们认知历史的主动性,但它不一定产生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后果。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坚持唯心主义历史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否则就会造成价值观上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恰恰是历史虚无主义从各个角度攻伐的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凝聚人心的作用,而历史虚无主义混淆视听,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历史虚无主义恰恰质疑和消解我们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则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坚持了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历史性和永恒性的辩证统一,历史虚无主义用抽象的人性论或伪辩证法在历史性和永恒性之间游走,却始终无法理解或故意无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三、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世俗性与神圣性的统一,反对价值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源自于欧洲的一种摒弃超验的悬设、肯定感性世界、否定一切传统和权威的思想,尤指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和目的性的丧失。[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俗性体现在它没有轻视世俗的物质利益。世俗化是近代以来的基本特征,在西方表现为上帝的隐退和感性的张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表现为对利益的追逐。在灵与肉、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中,近代以前重视的是前者,贬低和否弃的是后者;近代以后重视的是后者,置之不顾的是前者。也就是说,人们强调身体、现世、感性的存在,不再仰望头上的神圣性的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排在第一,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强调富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价值目标。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没有物质解放,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最终都将难以完成,消灭剥削、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消灭人的片面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抽象地反对合理的利益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性体现在它没有仅仅执着于世俗的利益,没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而是在肯定世俗利益追求的同时强调共同理想和社会利益。邓小平同志讲,要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的坚持,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观。有人把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这有违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经济关系固然有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但不能抹杀主体的能动性和观念的相对独立性作用,否则,就有落入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危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性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神圣性的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性不是非经验的、超感官的、彼岸的神圣性,而是此岸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神圣性。它在今天表现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追寻,也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马克思虽然强调物质相对于精神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却有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为了人类解放的高尚事业,他自己几乎终生处于贫困之中。马克思的崇高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性的最好注脚。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俗性和神圣性之间有一种辩证的张力关系,割裂二者间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不可避免的价值误区。强调神圣性而否定世俗性,这是传统社会的做法;强调世俗性而否定神圣性,这是现代社会的做法,其结果是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在于,它不是放弃对某一种价值的追求,而是放弃对最高价值本身的追求,否定一切神圣、绝对、永恒、崇高、理想的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价值虚无主义的实质在于,反对把人变成经济动物,强调人的理想性和崇高性,强调共同理想的培育和弘扬。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利润最大化成为最高目的,人的真实需要的满足被掩盖了,人成为生产/消费之中的人,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必要环节。在这里,人成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文化精神和崇高追求也必须符合资本的逐利法则,否则就没有存在的空间,这是非常符合资本主义需要的意识形态。它扼杀了一切人性的东西,资本原则的支配性渗透到一切领域,包括经济领域之外的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把人变成劳动的动物,坚守理想性和崇高性,认为神圣性的维度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架构起来的彼岸的神圣王国,而是此岸的现实的理想,也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区分共产主义理想的此岸性和传统神圣王国的彼岸性是这里的关键。

四、反对虚无主义必须构建精神家园

克服当代中国社会思想领域存在的虚无主义,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虚无主义的潜在危害在于摧毁,在摧毁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专制、虚妄、局限性的同时,也摧毁了人们的精神家园。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人的家园感受中,家园是熟悉、亲切、安全、舒适和安心,是对自己生命之根的眷顾和流连。家园中的一切人和物都不是对象化、价值化、工具化的存在,而是和自己共属一体的、一起成长的家的整体组成部分。”[8]现代人的存在感的缺失和焦虑、无家可归的命运、精神困境和危机、“流浪者”和“观光者”的形象化表达,无不反映了虚无主义的影响。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反对虚无主义,取决于是否能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9]这里的要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区别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不能被所谓的普遍性阉割的,它要求立足当今中国的现实境况进行具有实体性内容的精神建设。有学者指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及其导致了后来被称之为‘全球化’的世界历史,难道有可能制造出一个阉割掉一切民族之特殊性的齐一化的世界,并从而使其全部赋有个性的实体性内容归于寂灭吗?”[10]31该学者把这种绝对的、齐一的文明图景称为“完全无思想的虚构”,坚决反对把这种虚构的、普遍的、永恒的文明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人摆脱技术的控制,仅仅把市场和资本当作手段和工具,反对用资本眼光看待一切存在,重思存在的意义。

物质生活制约着精神生活的状况。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困境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有着根本性的联系。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原则和主导性因素,支配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内驱力是资本的增殖,驱使着资本家到处奔走,驱迫着工人越来越紧张地劳作。效率和利润是资本的生命,公平和幸福仅在服从于资本的长期增殖需要的时候才被讨论。它固然带来物质的丰裕和交往的普遍化,但与之如影随形的是人们丰盈生命的干瘪、人与人关系的疏离、自我价值的困惑、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这一抽象物对人的统治,不仅表现为对人的物质生活的统治,也表现为对人的精神生活的统治。也就是说,人们在观念中反映和表达这种物质关系,进而认同这种关系,这就是拜物教现象。拜物教是资本主义根本无法克服的精神征兆,使人沉沦于世俗的物欲和感性生命,失去高远的理想、信念、超越性、神圣性,失去形而上的价值支撑。

有人悲观和绝望地认为,现代文明没有出路,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普遍性以及它与现代文明的内在关系。这种看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它把资本主义看作现代文明的唯一形态。不可否认,资本主义文明自近代以来从西欧蔓延到世界各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文明形态。但是,在资本主义文明和现代文明间不能画等号,资本主义文明的普遍性不能掩饰它的历史性,所谓资本主义文明的永恒性和抽象的普遍性不过是意识形态的神话。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其他类型的现代文明。19世纪的乐观情绪,对科学和进步的坚定信念,随着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发生转向。人们反省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内在悖论,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针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可克服的问题寻求新的出路。社会主义文明就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精神提炼和观念表达,它与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魂,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恰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复制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一样,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也不可能照搬西方。近代以来,西方高扬的主体性、自由、理性的解放功能蜕变为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聊以慰藉心灵的宗教也被边缘化了,在对一元论、本质主义的主宰机制的反对中,西方人重新寻找安顿心灵的寓所。陶渊明面对自己误入尘网的解决方法是“归去”,追求适意、悠然而闲散的人生,最终“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但是,今天的人们再也难以返回到静态社会的自然了。构建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任务在于,立足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寻求打通“中西马”的路径。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近代思想史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传统思想、西方近代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不仅构成整个思想领域的三个本质重要的定向,而且形成一个各种思想在其中展开和演化的基本结构。”[10]32“中西马”之间的对话和碰撞扎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离开这一背景和资源谈论精神家园的构建,就会陷入空洞的主观主义。

克服虚无主义,构建精神家园,就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综合运用认知、情感和习惯的作用,不仅要突出理论的学习,更要强调情感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二是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从强制性到生成性、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向;三是丰富传播路径,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媒介;四是采取科学的、合理的、典型性的示范方法;五是建立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六是提升传播者的自我信仰教育和传播能力教育。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价值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5BKS1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18-631.
[本文引用:1]
[2] 李德顺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建构及其意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33.
[本文引用:1]
[3] 张汝伦含章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9.
[本文引用:1]
[4] 张允熠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下册) [M].合肥黄山书社2010:590.
[本文引用:1]
[5] 曹锦清梁漱溟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3.
[本文引用:1]
[6]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31.
[本文引用:1]
[7] 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80.
[本文引用:1]
[8] 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73.
[本文引用:1]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本文引用:1]
[10] 吴晓明当代中国的精神建设及其思想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12(5).
[本文引用:2]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价值虚无主义
当代中国


作者
张有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