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 3(2): 80-87
doi: 101350D-2017-2-0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研究*
陈郭华
 
【摘要】  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转化、内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理论阐述的维度,吸收了教育天然教化功能中的价值属性和理论共性;立足历史传承的维度,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的内涵要旨和传习要领;立足国际借鉴的维度,总结了世界各国公民教育中关于德育的共同诉求和普遍经验。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包含16项二级指标、64项三级指标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大中小德育 ; 顶层内容体系

【Abstract】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落细、落小、落实”着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并深化了新时期德育的科学内涵,赋予新时期学校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学校德育,要求我们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的差异、特点,遵循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转化为适切青少年心理认知、符合道德发展规律、适合学校德育实施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切实提升大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基。

一、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公理”。与此同时,由于不同群体的社会角色和身心状态不同,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侧重点也将有所不同。因此,构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首先需要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易于青少年接受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要求,转化为易于学校德育实施的教学内容和具体任务。

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富强”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改革;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的长期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明确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之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实现途径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是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蕴含了人类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义和未来发展趋势,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提升公民的民主素养,将民主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具体而言,“民主”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认识党的各级群众组织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了解现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实现途径之一是民主政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必须自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既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的有益成分,更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文化建设与时代进步同行,与实践发展同步。具体而言,“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历史;了解世界各种文明,尊重多元文化;认识文明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养成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明确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体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之一是先进文化。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具体而言,“和谐”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认识合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认识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价值内涵之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实现途径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

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是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社会主义的自由内涵不仅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而且包括使人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权利和机会,是最广泛、最全面的自由。具体而言,“自由”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了解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认识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明确自由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理念。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平等不仅要求在政治、法律层面实现人的平等权利,使人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还包括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平等理想。具体而言,“平等”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理解平等概念;认识平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与平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树立家庭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理念。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安排总是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而言,“公正”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理解公正概念;认识公正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公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念,自觉维护、弘扬并践行公平正义价值观。

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或治国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其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确保权力的正确运用。具体而言,“法治”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了解国家的法治发展状况;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共规范;树立公共生活与公共规范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了解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法治观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具体而言,“爱国”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了解国家总体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了解革命传统,包括革命事件、人物、精神;建立明确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岗敬业体现的是公民热爱和珍视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勤勉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具体而言,“敬业”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学习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诚信既是个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诚信缺失的个人将失去他人的认可,诚信缺失的社会将失去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支撑。具体而言,“诚信”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共规范;树立公共生活与公共规范意识,培养社会公德;了解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高尚品德。

友善是和谐公民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具体而言,“友善”的基本内涵可以转化为以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树立公共生活与公共规范意识,养成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培养学生以诚待人、严于律己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高尚品德;学习与人为善,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习建设性地与他人沟通与交往,逐渐学习、践行并弘扬和衷共济、友善乐群的精神;认识合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学会在合作中促进发展。

二、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理论支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顶层内容体系建设,既有教育使命的理论支撑,也有中华民族德育传统的丰富历史渊源,更有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共同经验借鉴。

(一)教育使命:天然教化功能属性的价值阐释

尽管世界各国的教育在理念、体制及内容上不尽相同,尽管古往今来的教育在对国家、社会及个人的作用上有所区别,但是教育天然的教化功能却在价值属性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共性。这也是构建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撑。

1.教育立政:培养政治素养

教育与政治有着近乎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作为规律而存在的,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政治对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育不能与政治隔绝,进行所谓的“去政治化”,恰恰相反,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政治社会化”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2.教育强国:树立国家观念

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使之了解、热爱和服务国家,形成家国一体与同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立国之本,主张教育救国、教育建国、教育强国。教育乃国家事业,教育可使公民形成公共的志趣、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3.教育化文:传承优秀文化

一方面,教育能够抵御反传统主义的蔓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知识分子纷纷把目光转向西方。在如何吸收西方文化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上,存在着激进主义与渐进主义两种思想倾向。进入21世纪后,牺牲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现代化选择,应当予以摒弃,取而代之的应是立足本国“国性”或“文明性”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教育应当“务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强调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4.教育树人:完善公民人格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的产物,公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就必须健全公民人格,就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就必须诉诸教育的现代化。

(二)历史渊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从本质上看,德育是通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引导,把一个人塑造成属于特定文化群体和文化环境的“文化人”。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在价值导向上主要包含了国家观念、民族凝聚力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内容,从中提炼并汲取养料,充分传承并予以弘扬,是构建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重要历史渊源。

1.文化固本:树立国家观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文化基因,一直都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天下为公”“克己奉公”是历代中国人的价值理想。志士仁人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汉苏武、北宋杨文广、南宋岳飞和文天祥、明朝戚继光等,都是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威武不屈的中华民族好儿女。历代的爱国志士仁人名垂千古、不胜枚举,其爱国之情怀、不屈之精神已普遍深藏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2.文化凝魂:培养民族凝聚力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民族归根到底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在同一文化体系内部,由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成员之间会逐渐积淀濡染出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文化体验,从而结成“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个体成长的土壤,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共同的文化体验,能够帮助个体了解、认同文化传统,进而形成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3.文化聚气:健全人格修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主张“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为主体的基本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重视义利观、诚信观、荣辱观、善恶观的培养,健全人格修养。

(三)国际比较: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共性经验

公民的健康成长必然要求公民道德的培育。在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各个国家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公民教育呈现出各不相同的价值取向以及丰富多彩的实践模式,但在内容和指标上存在着不少共同诉求与普遍经验,这成为构建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重要国际借鉴。

1.教育任务:意识形态宣传

强调意识形态宣传是各国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比如,德国教育界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的影响,懂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懂得自己的生活空间。美国把认识根据宪法所建立的政府如何体现美国民主的目的、价值观和原则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

2.教育追求:爱国主义熏陶

虽然国情不同,但每个国家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一样的,即培养公民热爱本国的大好河山、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等。爱国主义教育的真谛是理性爱国精神的培养,旨在使公民在对爱国主义理性认知和自觉认同的基础上表达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付诸真实的爱国主义行为。

3.教育情怀:传统文化认同

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比如,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在经历了巨变之后,为实现强国梦想,恢复世界威望,通过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振兴国民教育,使其公民教育充分体现了民族性、宗教性特点。

4.教育使命:道德人格完善

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公民道德人格的完善和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比如,美国宣扬“美国精神”,强调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让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勇于开拓、以做美国人为自豪的美国人。德国大学在设置专业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培养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责任感,通过责任感教育,使学生从热爱专业到热爱职业,从以学好专业为自豪到以在专业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豪,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三、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的构建

就学生群体来说,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成长性和学习性。所谓成长性,学生群体包括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既是学生个体身心从幼小到强壮的过程,也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所以关注学生群体的成长性就是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政治社会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在遵循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所谓学习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最多的时间是用于课堂学习,所以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性特点,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把课堂学习与价值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育德”与“育智”“两张皮”,同时也会因为“片面地学习”而使得学生“片面地成长”。

基于对学生群体成长性和学习性这一主体特点的认识,要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转化为学校德育核心内容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其关键在于使学生群体在具体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中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土壤,并通过对这一土壤的认识和理解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把这些弄清楚、想明白了,价值标准就会自然而然地确立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会在学生内心得以确立。经过对学生群体所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涉及四个范畴,即政权范畴、主权范畴、文化范畴和社会交往范畴。

政权范畴主要包括:我们这个政权的领导力量是谁?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实行的是何种制度,走的是什么道路?这条道路将把我们国家带向何方?在对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重点要引导学生明白,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归属于社会主义这一前提的,而这其中的价值导向是“政治认同”。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党的领导、科学理论、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主权范畴主要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是一个有着什么国情状况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何在?这个国家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这些成员间应该建立何种关系?同时我们这个国家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其他国家共处?在对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所要重点引导的就是唤起青少年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家乡及培养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其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这其中的价值导向是“国家意识”,也就是要形成对最大族群共同体的归属和维护。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利益、国际视野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文化范畴主要包括: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发源于何种历史文化,形成于何种奋斗经历,结合于何种时代风貌?同时,作为我们国家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又具有怎样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气质?在对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其中的价值导向是“文化自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历久弥新的族群传统的归属和弘扬。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国家语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社会交往范畴主要包括:作为个体存在的“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身心状态?作为社会存在的“我”应该遵循何种规则,以何种态度与他人交往互动?在对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重点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发展自己,如何对待他人。这其中的价值导向是“公民人格”。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健康身心、明礼守法、诚信尽责、自强合作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从现实需求出发,以转化、内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理论阐述的维度,吸收了教育天然教化功能中的价值属性和理论共性;立足历史传承的维度,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的内涵要旨和传习要领;立足国际借鉴的维度,总结了世界各国公民教育中关于德育的共同诉求和普遍经验。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大中小德育顶层内容体系。这个顶层内容体系上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接各学段、各学科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出发点。

在政治认同教育中,把党的领导、发展道路、科学理论、政治制度作为重点内容。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出发,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由来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坚定道路自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出发,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了解科学理论在国家独立、国家建设、国家治理的不同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坚定理论自信;从制度选择的基本原理、历史依据、层次要素出发,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从而坚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引领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复兴的领导核心。

在国家意识教育中,把国家利益、国情观念、民族团结、国际视野作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意义,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国家领土和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捍卫国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军事、资源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看到我国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祖国大家庭由56个民族组成,认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力量,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繁荣;要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理解和认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及沟通能力,养成尊重并理解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的责任意识,具有海纳百川、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气度和胸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文化自信教育中,把国家语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作为重点内容。要让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功能,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热爱语言文字本身是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引导青少年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自觉传承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文化,自觉认识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史,自觉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在公民人格教育中,把健康身心、守法诚信、自由平等、自强合作作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共规范,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自觉维护、弘扬并践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公共生活与公共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社会公德,树立家庭责任感,不断提高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能力,了解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强、勇敢坚毅、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与人为善,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养成开放包容的心态,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促进发展。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6JZDW0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中小德育
顶层内容体系


作者
陈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