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 4(2): 5-11
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奇,周向军
 
【摘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和文化多样化、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化、传播手段信息化的情况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为前提,否则培育者和践行者就会丢失“灵魂”,培育和践行工作就会偏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培育和践行工作中的问题,去指导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具体思路、步骤和过程。解决“用什么指导、为什么指导、怎样指导”的问题,不仅能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而且能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培育和践行

【Abstract】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就提出、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它涉及诸多要素,需要从多方面发力。其中,一个具有根本性的方面,也是当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方面看起来似乎不应是个问题,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对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完全正确的想法和做法,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事实说明,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培育者和践行者必须确定和弄明白的问题,是培育和践行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之前提。因此,必须在理论上讲清楚这一问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这一要求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其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是对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精辟概括。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表述具有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等鲜明特点,便于传播、学习和践行。从根本上或本质上说,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两者都从道路、理论、制度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从国家、社会、公民各层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两者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塑造道德风尚,都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3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作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处于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因此,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之大成,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了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由此来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相联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否则,就难以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也难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其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首要内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涉及的内容和方面十分广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首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4]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毫无疑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其四,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情况看,也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即“三个倡导”以来,全国各地以多种方式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不同政治面貌的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围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诸如老人摔倒扶不扶、消费欺诈、商品质量、因“萨德”入韩部署是否该去韩国旅游等问题所进行的全国上下、线上线下大讨论,以及各地出台的法治建设、诚信建设、弘扬工匠精神等措施,使公众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爱国热情等得到了增强,公众在这些方面践行得也比较好,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在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工作中,还存在宣传不到位、误释误解、庸俗化、形式主义等问题,部分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价值理念在内容把握上也不到位,甚至在传播、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上出现与传统核心价值观和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混淆的现象。相关调查数据显示[6],有47.3%的公众认为传统社会崇尚的“仁、义、礼、智、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为后者对前者是批判继承关系的占34.8%,而17.9%的公众认为两者无关;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崇尚的价值观的比较中,有36%的公众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崇尚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38.7%的公众意识到后者批判借鉴了前者,25.3%的公众认为两者无关。尽管该调查是在山东省进行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和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认知状况。对这些关系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判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为不利的,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工作,去分析和解决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多变的时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取得实效。

二、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立场,就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态度。人们的立场是由其经济政治利益和社会地位决定的。持不同立场的人,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和方式也会不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首要表现就是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

其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政治立场。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立场要贯穿于培育和践行工作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首先,要有政治意识,坚持政治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各级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普及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活动,遵循政治路线,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始终用政治标准规范宣传普及工作,分析判断工作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正确的政治引领,让广大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要以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方式进行宣传普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宣传普及工作中就要用群众常用的话语体系来表达,用群众熟悉的身边事来举证,用群众明白的道理来解说,用群众习惯的思维方式来叙述,用群众适合的便利渠道来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接近群众,让理论研究走出学术殿堂,打通理论宣传普及的“最后一公里”,让宣传工作与群众面对面,满足群众的释疑解惑需求,做到以理服众、以情感人,不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更要动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自觉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净化社会和网络舆论生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2]61要旗帜鲜明地剖析和批判西方宪政民主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公民社会”论等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思潮,反对和抵制各种否定歪曲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行以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侵蚀;同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教育,帮助广大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巩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理直气壮地反对和抵制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尊严以及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行,反对和抵制否定歪曲丑化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以及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言行,反对和防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上流行的低俗之风和歪风邪气;同时,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法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帮助广大群众明辨真伪,看清善恶、美丑,让人们在一个充满信仰、希望和正能量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15,理论宣传普及工作者和广大群众要从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出发,同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道德观念、社会风气做斗争,净化舆论环境,筑牢思想防线,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

其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这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科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一立场要求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统工程。首先,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坚持科学的唯物主义立场的基本要求,要深入实际,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情况,清楚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其次,要科学规划、管理培育和践行工作。要把这一工作放到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去定位、规划和布局,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推进这一工程建设。各级相关部门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统筹规划,针对培育和践行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改进的措施,协调各方面、各因素、各步骤之间的关系,完善科学规范的检查、评估、反馈、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群众个体的积极性,使培育和践行工作取得实效。最后,要科学地分析与总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教训,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做法,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及方式方法。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如唯物辩证法、实践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群众路线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性和规范性,而且关系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效率效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又要运用得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偏差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仅就几个基本的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容,以帮助宣传普及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各价值理念的科学内涵。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等基本问题。也就是说,能够解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问题,增强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必然性,分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和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帮助我们进一步搞明白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搞私有化、西方宪政民主、西方多党制、“公民社会”,不走老路与邪路,不简单延续历史母版,不搞西方发展的翻版,帮助我们深刻领会为什么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什么要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为什么要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坚定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决心,增强“四个自信”,推动我们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前进。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价值理念的科学内涵,加深我们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关于世界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共产主义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等一系列观点,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为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价值理念的内涵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依据。譬如,解释“文明”这一价值理念时,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的论述,解释“自由”这一价值理念时,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的论述,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价值理念的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准确,践行起来更加有力和自觉。

其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以帮助宣传管理工作者、普及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协调有序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方方面面、多个环节,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就会事倍功半,影响培育和践行的效果。例如,在培育和践行工作中,会遇到如何认识和处理宣传普及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现代信息手段与培育和践行任务及目标之间的关系、宣传普及和践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传统宣传普及手段与信息化宣传普及手段之间的关系、宣传普及和践行方式方法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经验与建立新的传播传承体系之间的关系、科学准确地阐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与艺术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泛化普及与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受众的精准普及之间的关系、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对于这些关系问题都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分析、质量互变、辩证否定以及关于整体与部分、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普遍与特殊、内因与外因等的观点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指导和辩证的分析,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方针、措施和办法,理顺各部门、各方面、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培育和践行工作顺利推进。

其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工作思路、具体工作步骤和具体工作过程,使培育和践行工作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例如,把实践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培育和践行的实践中发现矛盾和提出问题,在对培育和践行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再进一步通过培育和践行的实践来检验这些方案和措施的有效性,并在新的培育和践行的实践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提出新的方案和措施。又如,把群众路线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培育和践行的一切工作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中心进行,努力贴近群众生活,以群众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使培育和践行工作接地气;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培育和践行工作当作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搞好培育和践行工作;就是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再如,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不能抽象、孤立、片面、静止地谈论价值观概念,而要针对不同群体,联系国内外情况,联系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实际,联系群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分析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还要通过联系实际作对比、找差距,改进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方式方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由亿万民众共同参与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从事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的方面、要素非常多,要处理的关系和问题也很复杂,但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掌握规范与提高实效的工作,前者关乎政治方向,后者关乎工作成果,而这二者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又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围绕“用什么指导、为什么指导、怎样指导”的问题,主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论及。事实说明,那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与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分不开。从根本上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和激励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是在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落到实处,就是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时代,要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取得更新更大的成果,就必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思想认识上以及如何更具体高效地指导上下功夫。

按照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观点和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不仅是因为当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就内在地包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20,对于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教育部“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任务”、201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BJ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21.
[本文引用: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本文引用:4]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5.
[本文引用:1]
[4]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
[本文引用:1]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本文引用:1]
[6] 张宏明张伟红张天卫调研山东(2014)[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10.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


作者
高奇
周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