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 4(2): 49-56
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理论指导与实践要求*
刘宏达,张春丽
 
【摘要】  文化自信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对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发展方向、根本价值等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为理论指导,一方面回答“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如何坚持文化自信”的问题,另一方面回答“大学生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指向何处”的问题。在实践中构建大学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传播。
【关键词】  文化自信 ; 大学生 ; 全面发展 ; 理论基础 ; 实践要求

【Abstract】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在新时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把握文化自信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为理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包括在政治信念上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道德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知识上坚持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理心理上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等。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文化自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规定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自信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人对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发展方向、根本价值等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具有三个层次:第一,文化自信是人的一种社会认同,体现为人对社会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确信和信任,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特征的心理接受活动。第二,文化自信是人的一种价值认同,体现为人对社会文化的现实性价值和潜在性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特征的价值评判活动。第三,文化自信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体现为人对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参与,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行为选择活动。文化自信的三个层次具有整体性,社会认同是价值认同、精神追求的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提升,是精神追求的源泉;精神追求是社会认同、价值认同的必然归宿,也是以文化自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实现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高度统一。

文化自信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意识,是由人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从人的个体性存在看,文化自信决定着个体的精神态度。在一定的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都离不开对社会文化的判断与认识,凡是接受、认同和践行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就是积极的、正确的精神态度;反之则是消极的、错误的精神态度。从人的社会性存在看,文化自信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程度。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的支撑,体现为人民对于这种社会文化在思想上的接受和认同、在行动上的支持与参与,以及对推动这种文化进步发展的信心与信念等。社会文化的支撑程度越高,该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越快;反之则越慢,甚至倒退。

文化自信是相对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而言的,体现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主观能动性。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文化的认识,一方面取决于文化是否具有引领人们精神追求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自身认识文化的正确性。凡是具有“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3],就是文化自卑;凡是具有“对自身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4],就是文化自信;同时,对待自身文化价值的盲目自信和妄自尊大,则是文化自负,其本质是文化自卑的另类极端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自卑主要体现为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对革命文化的轻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怀疑等,如“全盘西化论”或“部分西化论”等错误思想;文化自负主要体现为一部分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极端否定和盲目排斥。克服文化自卑、纠正文化自负、树立文化自信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定,既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凝聚个体共识的思想基础。

2.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素,始终贯穿和渗透于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全过程。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内在地规定和包含了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第二,增进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对当代文化的正确判断、对未来文化的科学把握、对西方文化的理性辨识等,这些构成大学生文化生活、文化生产的认同基础和精神动力。第三,坚持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主我与客我、个人与社会等矛盾冲突,坚持文化自信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正确选择行为方式等的重要依据和标准。第四,加强文化自信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一定的物质生活为基础,着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需要不断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从而使他们自觉地追求高尚、文明、理性、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第五,建设文化自信话语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制度管理、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大众传播等载体建设,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建设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文化话语及其传播体系尤其重要。第六,营造文化自信的社会氛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环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校园生活为主轴,同时关联家庭生活、辐射社会实践。只有建设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并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才能发挥好文化环境育人的整体功效。

3.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优势

从整体上说,文化自信的作用体现着我国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优势。第一,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曾明确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6]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高校追赶、超越、引领世界高校发展的独特优势。第二,体现着我国高校教师的主体自觉。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中推动自身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校教师的根本使命和社会责任。第三,体现着我国高校文化育人的自主特色。任何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文化建设是大学的重要任务,文化育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我国高校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坚守,以合理借鉴西方国家高校先进文化为有益补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既具有自主性,也具有充分的信心。

二、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另一方面,大学生有了文化自信,但这种文化自信指向何处?科学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为理论指导。

1.回答了“什么是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是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的,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围绕“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如何坚持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完整的内容体系。第一,在“什么是文化自信”上,强调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自信。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自信,它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源泉,是理论自信的文化根基,是制度自信的价值支撑。第二,在“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上,强调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第三,在“坚持什么样的文化自信”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第四,在“如何坚持文化自信”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明和文化走向世界等。

2.回答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的问题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思想文化建设中不断生成并不断增强的。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的政治前提。文化自信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7]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将自身的文化自信与自身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没有文化自信,全面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就会缺乏足够的动力;而没有全面发展,文化自信就会流于空洞的理论,就会失去现实的依托。第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8]63只有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才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地用革命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强劲活力,不断地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等。第三,发挥主体主动性是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的关键。大学生既是现实文化的继承者、消费者,也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享受者,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把蕴藏于大学生之中的文化智慧和力量挖掘出来、释放出来,才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创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第四,抵制错误思潮侵蚀是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不但不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相反是处处暗流涌动的,甚至是洪水汹涌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甚至蔓延到文学艺术领域,特别是在网络空间的无序传播等,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使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的错误倾向时有抬头。只有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为指导不断增进文化自信,大学生才能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以文化自信抵制错误思潮,对抗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

3.回答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指向何处”的问题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既是一种思想认知,更是一种行为自觉,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全面的把握和正确的认知、认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而且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等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借鉴。第二,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情感融入。“情感是与特定社会的独特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现象,情感既由特定社会的文化所塑造,又反过来影响特定社会的文化面貌和文化进程。”[9]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凝聚的历史先进人物的情感和心血,无疑有助于大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情感认同,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自身认知,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意志支撑。习近平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8]52文化自信的力量,不仅表现为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而且还表现为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凝聚力和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力,这有助于在大学生个体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形成强大的精神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的意志支撑和外在的氛围保障。第四,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升华。文化自信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相互转化,一方面使他们不断地将自身的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意志等转化为文化自觉与行为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全面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地将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践行、传播之中,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三、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凝聚着包括大陆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所有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子孙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必然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构建大学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融,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才吐露新气息、展现现代新颜;因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所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才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是这种发展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信。”[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信必然会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优势,不断构建大学生学习、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一是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传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传播高度融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求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大学生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特定的要求,同时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着自己的偏爱,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大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传播。二是构建大学生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体系。既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要求,建构大学生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内容体系,也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进行实践性话语体系建构,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实践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学科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三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大学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等建设,使大学文化建设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具有理论性、普及性、针对性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也要重视加强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教育,通过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等,不断提高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能力。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之魂,“它是对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精髓的凝聚与提炼,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对错和价值追求的准则,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促进人们在多元文化价值的交汇中形成文化认同,提供了价值基础”[1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共识、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使之更加自觉、主动、有效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校园。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通过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等方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进学生社区等,使广大大学生能够更多、更直接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二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育人工作。高校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使育人成为高校独有的校园文化,既发挥自身思想育人与专业育人的重要作用,也发挥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大力推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有计划、分批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企业等,开展专业见习实习、主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党情、国情、世情的了解,增进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是不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改革,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要通过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成为国家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也要通过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创业文化进校园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进企业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示范者、践行者和创造者。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因而需要增强每一个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反映人的一种精神面貌,体现着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程度,是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1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等,其现实归宿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一是激励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个体向度看,大学生既要追求物质生活,也要追求精神生活;从社会向度看,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追求与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与信仰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大学生成为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追求;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的必然追求。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才能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引导大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大学生对道德的敬重与敬畏,才能引导大学生培养和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塑造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正确选择符合社会法律规范、伦理道理、公共秩序等公共性要求的生活方式。三是指导大学生培育健全的身心人格。高校通过加强科学、文化、体育、心理等教育,促进大学生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文化知识修养、锻炼健康体魄、健全心理素质等,使大学生的现代化人格特征不断完善。四是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加强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以正确的言行、态度及方式方法等扩大彼此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协调性。

4.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促进大学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在国际借鉴与比较中展现的文化优势。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解决共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我们所坚持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不是故步自封,而一种开放的、平等的文化观。”[13]在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培养中,在网络空间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在日常生活的国际文化影响中,迫切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正确引导大学生,使其既具有中国情怀,也具有国际视野。一是克服狭隘的民族文化心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跨地域、跨国别、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大学生只有坚持对中外文化的理性比较,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克服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等心理。二是坚持正确的文化包容性。文化自信本身就是建立在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用求同存异的文化包容性来看待不同文化的碰撞、对话和融合,坚持以批判性思维对西方国家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吸收和借鉴。三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的话语权。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大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与侵蚀,因此,应变被动为主动,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优势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渗透与反侵蚀,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和平的文化,大学生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地感知、了解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为我国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更多地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力量等创造坚实的文化基础。

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7BKS1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本文引用:1]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本文引用:1]
[3] 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J].道德与文明,2011(4):18-23.
[本文引用:1]
[4] 黄晓波论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12(3):74-77.
[本文引用:1]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
[本文引用:1]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本文引用:2]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本文引用:1]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2]
[9] 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M].林舒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序言
[本文引用:1]
[10] 肖香龙文化自信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130-136.
[本文引用:1]
[11] 赵付科孙道壮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6(5):9-15.
[本文引用:1]
[12] 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2):79-82.
[本文引用:1]
[13] 潘新喆刘爱娣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64-73+160.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文化自信
大学生
全面发展
理论基础
实践要求


作者
刘宏达
张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