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 4(2): 57-63
论高校典礼育人的意蕴、现代境遇与价值彰显*
代玉启
 
【摘要】  典礼通常由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组成,涵盖典礼行为、典礼情景和典礼意义,是特定思想、行动和文化的集合体。对于参与者而言,典礼具有体验价值、导向价值、凝聚价值、调适价值。高校典礼,是校风学风的展现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具有当下与长远并存的育人效应。现阶段,高校典礼面临如下困境:程序的结构化,弱化典礼的“反结构”特性;话语的形式化,弱化典礼的神圣性;实质的他者化,弱化典礼的带入感。只有做到以崇高的精神熔铸典礼、以互动的程序展现典礼、以融合的话语“点亮”典礼,才能更好发挥高校典礼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高校典礼 ; 文化育人 ; 精神 ; 话语

【Abstract】 
 

典礼,即郑重举行的仪式,它承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具有多样的活动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教化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近年来,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优秀师生表彰大会在内的高校典礼,成为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大众热议的热点话题。探究典礼的深层意蕴,分析高校典礼面临的困境,彰显高校典礼的时代价值,有助于进一步凸显高校典礼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高校典礼的意蕴与价值

高校典礼是典礼在高校系统的具体呈现,具有典礼的一般内涵,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 典礼的深层意蕴

典礼实质上是一种仪式文化,通常由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组成,涵盖典礼行为、典礼情景和典礼意义,是特定思想、行动和文化的集合体。典礼行为是复杂的体系结构,它承载一定的文化意义,表达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典礼情景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传达价值观的综合体,集中体现了仪式的神圣性。正如涂尔干所言:“如果仪式不具有一定程度的神圣性,它就不可能存在。”[2] 不同的典礼行为方式、情景氛围,产生不同的直接意义或象征意义。这也是典礼之所以存在并流传至今的基本原因。

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方式和相对完善的文化规范,典礼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无用的或自发的、自为的。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演进历程中,为各种节日、重大事件(国家、社会、家族等层面的事件)精心设计的典礼,具有表达情感、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作用。在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中,典礼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希腊的奥运会既为举行体育竞赛的典礼活动,同时也是传承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适切的典礼能够帮助参与者建构意义,实现角色转换,从而获得新的身份,“任何社会里的个人生活,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而人生要经过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就要相应的举行‘通过仪式’”[3]。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典礼仪式,个人、家庭、单位和社会实现着不同层面的演进和发展。

(二) 高校典礼的教育价值

典礼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仪式样态和活动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特殊的体验价值

在参与典礼的过程中,参与者获得日常生活中无法产生的情感体验,在视觉、听觉上获得强烈感受。比如,典礼中肃穆的布景让人产生庄重感,狂欢的氛围让人产生愉悦感,低缓的音乐让人产生悲戚感。在典礼气氛的感召下,参与者产生高频度的思维触动,进而带来价值认识层面的沉思和思想升华。例如,在高校校庆活动中,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意气风发的校友、彩旗高扬的校园、轻松欢快的音乐、异彩纷呈的庆典活动能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自身与学校的内在关联,提升认同感、归属感。在高校典礼中,学生在体验典礼仪式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的精神反思,带来由外到内、由教化到内化、由认知到体验、由知识到价值观的深刻变化,进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2.强大的凝聚价值

在典礼的过程中,具有不同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参与者在共同的情景、氛围影响下的认同心理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对自我的认知也从“我”发展到“我们”,进而体会到共存共生共荣的聚合力,从而在思维倾向、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渐趋一致。这时,“我们”代替了“我”成为凝聚力的代名词,集体记忆得以存续,新的意义共同体由此被迅速构建起来。在典礼结束后,参与者依然能够体味这种浓厚的仪式氛围,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加群体凝聚力和组织认同感。就高校开学典礼而言,刚进入学校的新生经由典礼与所在高校、院系、同学发生了心理上、组织上的紧密联系,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深化和升华。

3.鲜明的导向价值

典礼是在特定场合依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展开的系列行为活动,它通过氛围营造、群体互动、话语传播引导参与者的思想和行动,具有特殊的导向价值。一方面,典礼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在开展典礼仪式的过程中,典礼本身内蕴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思维取向能够内化到参与者的思维和行为中;另一方面,参与者在典礼情景和话语的影响下内心产生强烈震撼,能够领悟典礼的本真价值和象征意义,进而自主建构精神世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就高校颁奖典礼而言,无论是获奖的学生还是台下观礼的同学,经由颁奖典礼,其内心都会受到较大的触动,对自己在学业、社会实践等层面该如何做会有进一步的思考。

4.内在的调适价值

典礼是调节人的心理情绪、使人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认同欲、表现欲、参与欲),而且还起到了宣泄离心的作用(宣泄紧张情绪,产生稳定因素)”[4]。就高校而言,典礼有助于调节大学生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感。在大学阶段,学生通常面临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如刚入学时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变、毕业时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这些身份角色改变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恐慌和不适。典礼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对他们进行情绪抚慰,使其顺利完成人生阶段性的转变,从而为新征程的开启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典礼是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孤独感的重要形式。由于学业任务的繁重、就业压力的增大,一部分大学生的孤独感、失落感、挫败感与日俱增。典礼这种“共在”方式,有助于缓解个体的他者化、边缘化心理,减轻孤独感,调节参与者的内心世界,促进他们保持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

二、高校典礼育人的现代境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5]高校系列化的典礼活动是展现和培育高校校风和学风的基本途径,是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综合体,具有当下与长远并存的育人效应。近年来,高校通过各种典礼形式传播学校丰富的文化内涵,记录学生成长成才的路线图,凸显了典礼文化显著的育人效应。不少毕业多年的学生,还能记住时任校长或知名教授在某次典礼上的经典话语,并表示常思常新、受益匪浅。但我们经过访谈调研发现,发挥高校典礼的文化育人效应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1.程序的结构化,弱化了典礼的“反结构”特性

高校典礼是由各种仪式组成的综合体,表征高校的管理理念,不同的典礼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在一般情况下,高校典礼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即校方筹划、学生参加,教师(包括学校领导)与学生构成典礼的二元化角色,台上台下泾渭分明。开学典礼的流程一般是: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持、全体起立并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优秀教师代表致辞、优秀学生代表讲话以及校长讲话,等等。颁奖典礼也具有我们熟悉的流程: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持、宣读颁奖内容、宣布获奖名单、播放背景音乐、现场颁奖、鼓掌祝福及校长讲话,等等。毕业典礼的流程一般是: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主持、全体起立并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师代表发言、播放毕业纪录片、颁发学位证书(有些高校由校长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大部分高校是由校领导为极少数毕业生代表颁发学位证书)、校长寄语等。在程序化的开学典礼中,新生较难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程序化的颁奖典礼中,获奖学生很难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在程序化的毕业典礼中,毕业生难以找到明确的存在感。受访谈的学生A说:“讨厌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的领导讲话、致辞等环节,这种重复环节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往往会把我们的记忆拉向以往参加类似仪式的不美好回忆。”典礼仪式设计的初衷与学生的实际感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对固定的结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典礼仪式的“反结构”特质。仪式是一种“处于稳定结构交界处的‘反结构’现象,仪式过程就是对仪式前和仪式后两个稳定状态的转换过程”[6]。经典的典礼活动让参与者的情感和心态超越于日常生活状态,从而体验到理想世界中的“真实”。近年来,不少高校试图在典礼的环节、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希冀打破静止、僵化的程序和结构,但是因为主题和角色的固定化,典礼基本程式变动不大。

2.话语的形式化,弱化了典礼的神圣性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讲话是高校典礼中占比最大的内容。典礼中各个参与者的讲话,尤其是校长讲话是大学文化传播和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典礼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尽管各个高校非常重视典礼上的校长讲话,如开学典礼侧重激发新生对大学本身的认同,启发新生融入校园,追求美好生活,形成向上的精神气象,毕业典礼侧重使毕业生重拾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热爱和坚守,但各类典礼讲话却存在语言形式化、教条化的弊病,缺乏生动性与吸引力,通常以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说教式”演讲或报告为主,“惯于从时代特征、国际视野、校园现象一一道来,框架大、内容全,但针对性不强、主题不够突出,陷入多主题面面俱到的困局之中”[7]。这些讲话缺乏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忽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认识,因而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受访学生B说:“参加过入学典礼,就是各种讲话啊,校长讲话,党委书记讲话,学生代表讲话,老师讲话。不可否认,这些讲话有一定的价值,认真聆听对于自己的成长规划、价值观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微乎其微。老师们的讲话缺乏生动与吸引力,教条化固定化,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受访学生C说:“典礼讲话由于缺乏学生与学校联结的具体人具体事,所以有时候也显得空洞。”此外,在一些学校,典礼讲话还存在刻意迎合学生、为追求现场效果而有意媚俗的情形,这是形式主义的另类表现,是大学精神失落的典型代表。

典礼话语的形式化,导致学生在参加典礼的过程中难以体会到神圣性和超越感,难以引发强烈的思考,难以形成强烈的心灵触动,因而无法发挥典礼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灵魂激荡、行为塑造的作用。典礼讲话应致力于确认和传承大学精神,保持大学的应有风骨,彰显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体现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

3.实质的他者化,弱化了典礼的带入感

典礼活动是引导学生适应角色转变的重要载体。角色的转变需要在情境中体味和完成,能否自然、顺畅、合情合理地“入境”是典礼成效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纵观国内高校的典礼活动,由于对典礼理念和育人价值把握不准,在形式设计、布局规划、内容安排等方面都存在格式化、套路化问题,较少关注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造成主客体移位,弱化了典礼的带入感。大多数高校典礼主要由校方筹办,存在对师生感受考虑不足的问题,使原本具有建构集体意识、学生期盼参与的典礼沦为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强制行为,使一些学生产生“典礼为谁办”的疑问,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受访学生D说:“如果想要办典礼的人跟参与者都不在意这些仪式感强烈的东西,而是对此敷衍了事、过过形式,让我去充当他们计划剧情中的群众演员的话,心里会很反感,获奖者得不到相应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台下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是吃瓜观众一枚,配合表演而已。”受访学生E说:“小到现场的布置、纪念品的发送,工作人员的耐心细心与否,颁发获奖证书时不是为了拍照事先发好一个空壳,而是可以打开面对镜头的荣誉证书,等等,这些细节都是一场仪式典礼能否真正让人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要素。”在校大学生大都处于18岁~28岁,他们思维敏锐、心理敏感,对典礼的形式设计、布局规划、内容安排有直观的判断,这对典礼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典礼设计主体仅是学校的行政人员,那么典礼就容易沦为设计者的自我展示,无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智慧,无法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难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三、高校典礼育人的价值彰显

社会的急剧发展造成部分人的意义感的匮乏和程序感的丧失。这在高校里也初现端倪,崇高感的缺失、“空心病”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其产生的原因和典礼的缺位、日常生活中庄重感威仪感的缺少直接相关。大量事实证明,典礼对参与者意义感的增强、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振仪式和典礼,将其作为我们精神的燃料”[8]。要让典礼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成为师生心仪和向往的活动,成为大学生毕业多年后最美好的共同记忆,进而成为大众文化的导航仪和社会风向的指示灯,就需要突破典礼中存在的模式困境、话语障碍,从理念到路径,对典礼进行精心设计。

1.以崇高的精神熔铸典礼

典礼的本质特征在于神圣性,这种神圣是与现实相对的理想、与物质相对的精神、与当下相对的未来。在高校层面,典礼的要义在于确认、传承“大学精神”,“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9]。典礼之所以能够发挥育人功能,原因在于其精神内核,而非外在形式。以崇高的精神熔铸典礼,是高校典礼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人类学家格尔兹认为典礼是“文化的表演”[10]。因此,提升典礼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是发挥典礼的育人功能的有效抓手。为了超越固定化、格式化的典礼结构模式,校方应在典礼设计上突出人文精神、凸显文化底蕴,体现庄重感、荣誉感,实现精神性超越,凝聚全校师生对典礼的价值认同。以崇高精神熔铸的高校典礼,能展现校园文化的真谛,也能够展现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典礼情境中逐渐明晰个体、学校、国家、社会的内在关联。

2.以互动的程序展现典礼

程序是精神和理念的外显和表现,不同的程序和布局展现了不同的典礼精神和理念。为了优化典礼程序,需更新观念,精心筹划,积极探索适应大学精神的传播方式,破除各种形式主义,使典礼活化、灵动,从仪式化提升到情景化,充分发挥高校典礼的育人功能。

创设基于“角色”分工的“共在模式”。高校典礼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行为活动,学生在典礼仪式中居于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校方应守正创新,改变传统的校方筹划、学生被动参加的二元结构,充分考虑师生、校友的感受,全方位动员师生、家长和校友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典礼的会前准备、会场布置、文艺表演甚至会序安排,使他们成为典礼活动的形式主体和实质主体,在严格而有节律的典礼程序中,形成鲜明的情感体验,打造难忘的视觉盛宴,触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在典礼上有所得。只有分工合理、角色分明、全程参与、积极融入,才能使全校师生真正共存于典礼活动中,形成共在共生共融的整体,凝聚价值共识。与此同时,应引导大学生自觉实现角色转换,在神圣的典礼仪式中,由“我—你”或“我—他”转化为“我们”,推动典礼活动的有序开展。

形成“互动仪式链”。形式生动与否,决定了高校典礼育人的成效。高校典礼形式讲求互动性,这种互动通过典礼的提前筹划、程序的恰当设置、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参与者的情感交流而实现由形式化到情景化的跃迁。

在典礼活动举行前,适当延长筹备和背景时间,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角色转化,促进典礼教育功能的更好发挥。典礼不应只是半天或一天的集中性、会场化的仪式,它应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可长可短,依内容而定。在这个周期里,有各式各样与典礼主题相关的活动,诸如文艺汇演、人生经验分享会、学术沙龙,等等。

实际的典礼活动,宜采取多元化、互动的方式呈现。播放自制的与主题高度相关的微电影,采用优美的音乐、话剧、歌剧、舞剧等形式,增强典礼的文化意蕴和典礼的参与性。重视活动的互动性,包括演讲者和听众的互动、师生的互动、学生和家长的互动、毕业生和校友的互动,以增强典礼的带入感。在一些高校典礼活动中已开始出现个人化的故事讲述,有的是校长,有的是校友,有的是在校生,有的是老教授,通过极富个人化的故事讲述,展现出自己与学校的关系,特别是将在校学习的时光与自我的生命历程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展现学校与学生的深层联系,让典礼直抵参与者的心灵。这些活动针对参与者的身心特点,凸显人文关怀,因而能够成为触动学生心灵的钥匙。就像有学者所指出的:“在学生全身心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动融入仪式的情境中,把自我意识调整到仪式要求的状态,并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了仪式所要象征的文化意义。”[11]在互联网、融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微信、微博、视频直播等载体的实时性和交互性扩展了典礼的形式和空间,提高典礼活动的时效性,因而应发挥网上网下两个平台的作用,使典礼活动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

3.以融合的话语“点亮”典礼

话语具有独特的力量,是典礼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工具,话语创新是高校典礼建构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典礼活动中话语的程式化、脸谱化、呆板化,令人昏昏欲睡甚至望而生畏,使传播正能量、好声音的典礼在学生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应在典礼讲话中实现政治话语(传递政党主张和国家意志的治理者话语体系)、学术话语、社会话语(网络上知识分子的批判话语体系、社会上传达各种诉求的民间话语体系等)的对接和融合,在多种话语体系的交流、交融、交锋中,最大程度地消解分歧争端,弥合话语的缝隙,促进典礼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增强典礼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个高质量的典礼活动,发言者应该有思想、懂政治、善教育,发言内容应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不仅契合国家发展状况、社会政策取向,还应充满人文气息和感情色彩。有学者研究指出,2010年前后大学校长在高校典礼上的讲话风格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摆脱了内容同质化、形式固定化、态度专断化的特点,转而俯下身来寻找共同话语,以平民视角与人文关怀,畅谈大学精神或未来人生[12]。一些名校校长开始打破常规,在典礼上用更契合时代的语言传达价值观念,彰显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走进学生思想深处。在哈佛大学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福斯特校长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对抗碎片化的时代;[13]在耶鲁大学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沙洛维校长以狐狸和刺猬之喻,希望耶鲁学子变成狐狸,用技术创新应对未来,以便改善世界和自我。[14]在北京大学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林建华校长提出大学教育要“学以成人”。概而言之,高校典礼演讲应该充分体现大学精神,语言力求风趣幽默,避免形式化,在适应和超越的张力中找准定位,既要从立德、立言的思想高度,经得起大众的审视和历史的推敲,又要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95后”甚至“00后”的话语习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15]高校典礼,看似是小仪式、小问题,却蕴含教育的万千气象。进一步审视高校典礼的内涵与形式,研究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方式和发展需求,不断突破不合时宜的典礼结构、程序以及思维方式,优化典礼仪式的内容供给,改进典礼仪式的流程、方法,创新典礼仪式的载体资源,有助于我们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落细落小落实,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团队建设项目“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机制”(项目编号:DZ2016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本文引用:1]
[2]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3.
[本文引用:1]
[3]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M].黄剑波柳博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4-95.
[本文引用:1]
[4] 维克多·特纳庆典[M].方永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6-7.
[本文引用:1]
[5] 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本文引用:1]
[6]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39-48.
[本文引用:1]
[7] 代玉启李风啸大学校长典礼讲话的育人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14):64-66.
[本文引用:1]
[8] 特伦斯·E·迪尔肯特·D·彼得森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M].王亦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2.
[本文引用:1]
[9]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64.
[本文引用:1]
[10]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9.
[本文引用:1]
[11] 余清臣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2-24.
[本文引用:1]
[12] 盛况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话语系统的变迁[J].高校教育管理,2015(9):11-15.
[本文引用:1]
[13] 哈佛大学校长:教育培养你辨别他人是否在胡说八道[EB/OL].(2017-12-12)[2018-01-09]..
URL    
[本文引用:1]
[14] 耶鲁校长:我很多时候是刺猬 希望你们多学狐狸[EB/OL].(2017-09-12)[2018-01-06]..
URL    
[本文引用:1]
[15]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18-01-06]..
URL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高校典礼
文化育人
精神
话语


作者
代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