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 8(1): 5-13 doi:

专题研究(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百年中国历史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Historical Subject of China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Guo Zhan,

编委: 世晶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郭湛,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

摘要

百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发展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历史的结果。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突出体现了历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充满活力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汇聚而成的历史主动性力量,在百年岁月中深刻改变了中国,同时改变了世界。把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全力投入创新型国家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面貌。

关键词: 历史活动 ; 主体 ; 主体性 ; 创造性 ; 创新发展

PDF (103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 百年中国历史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 2022, 8(1): 5-13 doi:

Guo Zhan.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Historical Subject of China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Studies on Core Socialist Values[J], 2022, 8(1): 5-13 doi:

百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历史的结果。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14,是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决议》从十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1)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至上;(3)坚持理论创新;(4)坚持独立自主;(5)坚持中国道路;(6)坚持胸怀天下;(7)坚持开拓创新;(8)坚持敢于斗争;(9)坚持统一战线;(10)坚持自我革命。这是对党在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的历史主体性和创新性的高度概括,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一、历史活动主体的主体性

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个人、群体乃至国家的主体性。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旨,主张靠“礼治”与“王道”管理百姓、治理国家。法家相信“法治”和“霸道”,这种国家的主体性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道家老庄力图超越纷乱的现实世界,追求在精神上超然物外,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却是缺乏主体性的。

人的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规定性,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体现的主体的本质力量。规定人具体主体性的不只有内在主体要素,而且有相关的外在客体要素。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多种变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的主体性的现实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现实实践中的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是在克服旧哲学片面性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客观和主观、客体和主体、实践和认识、必然和自由的关系中理解人的主体性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和主体性的观点是内在统一的。

《决议》总结的十条历史经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而最为突出的是党和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中特别体现主体性的是:(1)党的领导;(2)人民至上;(4)独立自主;(5)中国道路;(6)胸怀天下;(8)敢于斗争;(9)统一战线;(10)自我革命。这八个方面,从主体性的角度来说,就是政党主体性、人民主体性、自主主体性、道路主体性、胸怀主体性、斗争主体性、统一战线主体性和自我革命主体性。此外,(3)理论创新和(7)开拓创新则强调了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造性,即创新性。主体的创造性是其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自我革命的主体性也意味着自我创造的主体性,亦即主体自我创新性。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充满活力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汇聚而成的历史主动性力量,在百年岁月中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时改变了世界。

第一,政党主体性。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个属于政党主体性的问题。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家族政治,现代社会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主体性,决定性地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性及其发展状态。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千难万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6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就是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于其中。这是百年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之所以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任何政党都有其主体性,但这种主体性因其具体主体的不同而千差万别。由此而来的政党政治的性质和状态各异,其理论和实践表现有共相更有殊相,这种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的合理性归根到底要由政党引导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来检验。百年中国的历史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业绩的政党主体性的证明。

第二,人民主体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这是一个人民主体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来自人民主体性,植根于人民主体性,服务于人民主体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6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党的主体性的根本,也是人民主体性的根本。政党主体性与人民主体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主体性上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人民不同于其他国家人民的主体性的显著标志。当代中国人民的主体性,在与执政党的关系中的体现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种政党主体性与人民主体性的高度统一,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三,自主主体性。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党和人民乃至国家的主体性。自主性是主体性最重要的内涵。中华民族经过了五千多年从未间断的自主的文明发展历程。自主即意味着独立。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1]64人类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可能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来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始终保持自主主体性,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道路主体性。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领导人民和国家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一种道路主体性。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方向和道路最重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种方向和道路的主体性,是由政党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及其自主主体性决定的,是所有上述主体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化,反过来又实际地保障了上述主体性的实现。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64任何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的道路主体性,但在走向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时代,由于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其主体性的状态和结果各不相同。中国的道路主体性是高度自觉、符合国情、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五,胸怀主体性。坚持胸怀天下,这是一种真正主体的胸怀,体现着胸怀的主体性。诚然,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胸怀,有的心胸狭窄,有的胸怀宽广。胸怀宽广的主体性不是只有自我的主体性,而是包容他者、胸怀天下的主体性。这是一种走向共同性和公共性的主体性。中华文明传统历来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仁”的原则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这种人文理想中,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胸怀主体性依循的是“大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1]64-65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就一定能够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第六,斗争主体性。世界充满矛盾,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被解决,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2]213“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2]230有矛盾就必然有斗争,矛盾的斗争及其引起的矛盾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只要我们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1]65-66敢于斗争,而又善于斗争,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和国家的主体性的内在保障。

第七,统一战线主体性。坚持统一战线,体现着统一战线主体性。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1]66由此凝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是历史悠久而又成员众多的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日益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正在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世界范围内最广泛的和平发展统一战线。这种全人类统一战线主体的主体性,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功和发展,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作出贡献。未来人类的状态和前途,取决于这种世界性统一战线的发展。

第八,自我革命主体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以能动地改变世界为己任。改变世界是革命的实践,亦即对旧世界的实践批判。这种实践批判是否正确和合理,将受到历史的即实践的检验。自觉的实践主体应当反思和批判自身的实践,进行实践的自我批判。“能够进行实践的自我批判,需要高度清醒的自我意识和实践智慧。实践的自我批判和据此进行的实践调整,是实现合理的实践目的的内在保证。”[3]真正彻底革命的主体必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坚持自我批判即自我革命,这是反思的主体性的最高境界。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实践表明,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1]66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主体性,就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使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在人的主体性中,需要高度重视和特别强调的是创造性。主体的能力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体的创造力是其中最重要和深层次的能力。创造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主体能力。在现实世界中,作为主体的人不满足既成的一切,而力图通过自己的认识探索和实践开拓改变既有状态,造成新的对主体更有价值的状态,这就是创造。创造性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具有创造能力,而在于是否发展和发挥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并在艰难奋斗的历程中发展和发挥了作为主体能力的创造能力。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成果。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依据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得出结论:“人所未知的最大历史秘密之一是: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是中国和西方种种成分的独特综合而成的。‘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创造发明和发现可能有多一半来自中国。”[4]

近代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失去创造力,压抑是能量的蓄积,“蓄之既久,其发必速”[5]。在创造力受压抑时,这种创造力首先表现为冲决压制,为创造力的正常发挥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百年来争取解放和自由的奋斗,就是要为我们民族创造力的发挥创造适宜的主体和社会条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在当代的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靠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激发创新,创新是创造的成果。当今时代,创新已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展开。在《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概括中,(3)理论创新和(7)开拓创新强调了历史主体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造性,即创新性。

第一,理论创造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实践,引导和规范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必须随着主体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才能中国化、本土化,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因而必然经历一个理论创造性发展的过程。“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63正如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7]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第二,实践创造性。理论创造性激发和引领实践创造性,这种开拓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充满艰难险阻的伟大事业,越是面对前所未有的难题和考验,就越需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和矛盾。“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1]65百年中国艰苦奋斗并走向成功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坚持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未来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这种体现着主体历史主动性的巨大的实践创造性,必将迫切要求并极大推动理论创造性的空前焕发。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7]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理论创造性和实践创造性的交互作用,使得我们的政党、人民、民族、国家、社会整体的创造和创新主体性发挥,凝聚、整合为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如此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气势磅礴的历史伟力,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自身,而且不可避免地正在改变着世界。

中国的进步来自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确实是硬道理。一个国家要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归根到底在于发展起来。当代中国如何发展?40多年来,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概括,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我们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新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包括:(1)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发展大势;(2)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3)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发展理念是对已有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进一步实践行动的先导。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观念,是整体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实践的观念、行动的向导,是新时期我们党、国家和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的思想路线。

理念作为哲学概念来自丰富具体的社会实践,是对其中的本质内容和规律的高度抽象的表达。人的认识和思考是有层次的,从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实现了对事物从个别性到特殊性再到一般性的把握。只有富有哲学思维传统的民族,才能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对于自己的现实实践由感性、知性上升到理性,由具体、具象上升到抽象,概括形成认识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的根本理念,用以凝聚人心、统一行动、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中华民族是富于理论思维传统的,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哲学底蕴使我们能够在几十年发展的实践中凝练出符合当代和未来发展实际及其趋势的新发展理念。

回顾我们走过的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一步一步实践,也一步一步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日益明确,发展前景日渐清晰,这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和确立本身是一种创新,而这一创新的发展理念首先强调的也是创新,可见创新性即创造性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具有十分显著的重要地位,创新发展具有引领和核心意义。

早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设想。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8]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国家实力归根到底是由创新能力决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9]

三、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的根本性转换

创新发展是发展动力机制的根本性转换。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0]我国整体上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短板。把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全力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面貌。

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既有重复性的内容,也有创造性的成分,外延增长与内涵增长都是存在的。发展不只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飞跃。仅有旧的活动方式的重复或加速,不可能有更大更好的发展。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通常情况下的所谓后发优势,是对先发模式的模仿而非创新的优势。国家发展的真正优势在于创新,特别是科学技术创新带动的生产力创新。生产力创新的内在根基在于人的创造力的激发。中国发展更需要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驱动,即由发挥后发优势的模仿驱动转向先发优势的创新驱动,这是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与传统社会中重复性的模仿驱动不同,现代社会的突出特点在于创造性的创新驱动。现代经济是具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形态。美国学者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其著作《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中说:“任何创新都既涉及新事物的原创(概念构思和开发),又涉及其试点应用。因此,创新依赖于整个系统。”[11]社会性的创新是总体性的系统工程,生产力的创新与生产关系的创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总体上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创新,中国的迅速发展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各行各业改革和开放的创新汇聚起来,才有了整个社会上上下下各个方面明显的进步。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第15届博鳌论坛形成了“邓小平共识”: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改革与开放的双重要求。改革是为了适应新的世界,而开放是为了能够从交流中获益。[12]

中国正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整体创新发展。西方有一些学者敏锐地看到,中国正在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创新基地。他们认为,中国正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快速转型为发达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中国的发展给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新的科技、理论和制度的时代,也是一定能够产生新的科技、理论和制度的时代。1993年,笔者曾指出:“从根本特征上讲,21世纪将是中国通过创造走向复兴的世纪,创造是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将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中的时代精神,因而21世纪的中国哲学必然是充满创造性和激励创造性的哲学。”[13]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就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

文明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是文化生命力的涌动,有创新才会有进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就是在世代传承之中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今天正面临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好时机。创新的根基是创造。人的创造性活动是对已有要素的加工、补充、重组和改造,是新的内容、形式、结构和功能的生成,是研究、提出、运用新的思想、理念和办法。创造必然会导致创新。然而,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是会有更新的事物出现,原本新的事物就变成了旧的事物。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新旧,是以事物出场时间先后来区分的,而这一点恰恰不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最先出场的未必因为“旧”而不好,最后出场的也未必因为“新”而更好。

在特定意义上,新与旧有质的差别,新的可能胜过旧的,旧的也可能胜过新的。但事物的价值主要不在于新旧,而在于真假、善恶、美丑。文化中的真善美是恒久的,而新却不可能恒久。一种文化如果忽视内涵的真善美,只知刻意求“新”,不知必要的守“旧”,就会在追求表面不断花样翻新中浪费自己的创造力,而作为文化精髓的真善美则会丧失殆尽。所以,文化创造的要义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创“优”。创造的非重复性使其具有创新的意义,但新只是创造的一个次要的、不稳定的属性,因为创造的价值不仅在于新,更在于真善美。新的文化成果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优于原有的文化形态。由于这种文化的品质更优秀,即更真、更善、更美,更能有效解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才是值得肯定和珍惜的。

因此,我们在明确了真善美与新的关系后,应当强调创新重在创优。文明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创优的过程。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只有优于原有文化形态,才有存在的价值。创优,再创优,这就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奥林匹克精神”。创造的目的不仅是追求新,更是追求好,即真善美。总之,创新重在创优,仅仅新而不优则没有意义。推陈出新也就是优胜劣汰,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回顾百年历程,展望未来前景,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未来。这种历史主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即创新性,归根结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历史规律性和人民主体性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将使我们在不懈的努力中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正在探索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必将为世界和人类的未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

[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本文引用: 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本文引用: 2]

面向实践的反思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4.

[本文引用: 1]

R.G.坦普尔

西方欠中国的“债”

[J].世界哲学,1992(3):71-72.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3.

[本文引用: 1]

列宁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45.

[本文引用: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N].人民日报,2016-05-18(1).

[本文引用: 2]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N].人民日报,2015-10-30(1).

[本文引用: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N].人民日报,2016-05-20(1).

[本文引用: 1]

近平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J].求是,2016(1):3-10.

[本文引用: 1]

埃德蒙·费尔普斯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87.

[本文引用: 1]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邓小平共识”值得世界借鉴

[EB/OL].(2016-04-07)[2021-11-06]..

URL     [本文引用: 1]

创造: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

[J].社会科学战线,1993(1):83-85.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