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 Vol. 9 Issue (4): 23-33    
  前沿问题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理路
孙文博
The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Rule of La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un Wenbo
全文: PDF(1044 KB)   HTML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一方面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之上,另一方面包含了伟大的理论创新并为未来法治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法治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我们需要结合新形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和逻辑,不断总结和推广在法治事业推进过程中取得的宝贵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深刻的历史性和实践性作为根基,同时在政治性和规范性的关系协调中坚持党的领导,最终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兼顾改革和法治,在整体推进的前提下突破重点,并综合运用各种治理工具,实现国家社会人民利益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

关键词 法治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理路    
出版日期: 2023-11-16
作者简介: 孙文博,法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引用本文:

孙文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理路[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 9(4): 23-33.
Sun Wenbo. The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Rule of La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udies on Core Socialist Values, 2023, 9(4): 23-33.

链接本文:

http://scsv.tsinghuajournals.com/CN/      或      http://scsv.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3/V9/I4/23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布雷恩·Z.塔玛纳哈.论法治:历史、政治和理论[M].李桂林,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7.
[3]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4(21).
[4] 张文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中国法学,2009(6):5-14.
[5]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11-18(1).
[6]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8] 张文显.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J].中国法律评论,2023(1):1-25.
[9] 裴洪辉.法治理念的生成逻辑[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4):146-156.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8.
[11] 张文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专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7(4):49.
[12]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82.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2.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2.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53.
[1] 杜帮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全面贯彻一体化理念探讨1[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 9(3): 59-67.
[2] 肖巍,钟玉晨. 内涵式发展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的五重结构模式探索[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 9(2): 82-92.
[3] 刘伟,吴小玉. 结构关系视域下主导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理论阐释1[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3, 9(1): 15-24.
[4] 左高山,赵聪聪. 全球治理中的爱国主义及其法治保障1[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 8(6): 22-29.
[5] 王亚宁,王代月. 形式普遍性及其现实根源: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法治的辨析探讨*[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 8(5): 71-80.
[6] 姚郁卉.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如何确立并始终贯穿本课程的逻辑主线*[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 8(5): 81-92.
[7] 刘志刚,郭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发展及实现路径1[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 8(2): 21-33.
[8]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建议[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 8(2): 78-88.
[9] 李瑞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实践意蕴*[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1, 7(2): 55-61.
[10] 宋友文,雷冰洁.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树立与弘扬敬畏法律意识*[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0, 6(2): 36-42.
[11] 张瑜,谷永鑫.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论析*[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9, 05(05): 5-15.
[12] 韩喜平,巩瑞波. 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的十大关系*[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6, 2(5): 84-91.
[13] 曹刚. 论程序法治*[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6, 2(4): 20-26.